关注睡眠,关爱呼吸---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睡眠呼吸疾病诊疗能力提升研修班圆满落幕

2019-09-28


秋高气爽,在祖国母亲七十华诞即将来临之际。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于2019年9月21日-22日在北京西藏大厦主办了第二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睡眠呼吸疾病诊疗能力提升研修班。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10余个省市的近200名从事睡眠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务人员前来参会。会场学术气氛浓厚、内容贴近临床实践,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中日友好医院24.jpeg

会议由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张晓雷副主任致欢迎辞,她介绍睡眠呼吸疾病是一种人群患病率高,具有心脑血管、内分泌代谢等多系统损害,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睡眠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近年来发展迅猛,本次会议旨在为从事睡眠医学领域的同仁搭建一个相互学习、融合创新的学术交流平台。中日友好医院医改医发办贾存波处长介绍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学科建制和中日友好医院医联体建设情况,强调睡眠医学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整体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睡眠医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建制目前已经纳入内科学的专培体系;看到会场“爆满”的景象,他表示睡眠医学迎来了迟到的春天,睡眠专业大有可为。

中日友好医院23.jpeg

会议讲者既有国内睡眠领域资深大咖,也有多位具有丰富临床实战经验的中青年学者,会议内容不仅涵盖了睡眠呼吸疾病的诊治,也包括内分泌、外科、精神卫生等睡眠交叉学科,既有学科前沿的讲解,也有贴近临床实践的话题,为参会者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中日友好医院22.jpeg

中日友好医院21.jpeg


北京协和医院肖毅教授从睡眠疾病的历史渊源开始,对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进行了条理清晰的梳理,并介绍了目前睡眠呼吸疾病研究的热点。

中日友好医院20.jpeg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立强教授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讲解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不同的临床表型,强调采取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中日友好医院19.jpeg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孙洪强教授讲授了睡眠首夜效应的研究进展,令参会者耳目一新、获益匪浅。

中日友好医院18.jpeg


北京儿童医院许志飞教授结合精彩的临床病例,讲解了儿童睡眠低通气疾病的诊治。

中日友好医院17.jpe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马靖教授结合多年的呼吸重症监护室工作经历,给大家讲解了ICU中睡眠呼吸问题的识别和处理。

中日友好医院16.jpeg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董霄松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慢性气道疾病与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症的交互作用及临床处理原则。

中日友好医院15.jpeg

中日友好医院14.jpeg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王彦教授介绍了睡眠呼吸疾病筛查方法和新的睡眠监测技术,详细讲解了睡眠呼吸疾病筛查工具的合理选择。

中日友好医院14.jpeg


北京和睦家医院王雪花教授结合生动的病例讲解了白天过度嗜睡的鉴别诊断。

中日友好医院13.jpeg


中日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睡眠诊疗区是中日医院睡眠医学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基地。诊察部副主任张晓雷教授讲解了不同类型睡眠呼吸疾病的无创通气治疗策略;并结合临床病例,讲授如何从睡眠呼吸调控的角度辨析呼吸衰竭,强调睡眠呼吸监测是早期呼吸功能不全和临床上“难以解释”的呼吸衰竭的重要诊断工具。

中日友好医院12.jpeg


李一鸣大夫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诊疗进展。

中日友好医院11.jpeg


韩腾大夫结合临床病例和生动的影音资料,讲解了喉鸣、睡眠呻吟和睡眠癫痫等需要与“鼾声”相鉴别的相关睡眠疾病的诊治。

中日友好医院10.jpeg

   

刘泽龙心理咨询师讲解了认知行为治疗在失眠领域的应用。

中日友好医院9.jpeg


项泊云技师介绍了经皮二氧化碳技术在睡眠低通气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中日友好医院8.jpeg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普外、影像、神经科等从事睡眠疾病交叉学科的临床专家也从各自领域介绍了睡眠相关疾病的诊治。内分泌科陈晓平教授就内分泌激素的昼夜节律变化及内分泌疾病与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的交互作用,进行了精彩的报告。

中日友好医院7.jpeg


神经内科铁常乐教授讲解了睡眠的生理调控机制和失眠的治疗药物。

中日友好医院6.jpeg


普外科孟化教授结合糖尿病减重中心开展的大量减重手术病例,为大家生动地讲解了减重手术对睡眠呼吸暂停及内分泌代谢疾病的干预治疗。

中日友好医院5.jpeg


影像科王蕾大夫就头影测量、上气道CT和核磁等多维影像学评价方法,讲解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上气道解剖评估。

中日友好医院4.jpeg


与会者学习兴致高涨,在专家学者讲座结束的问题讨论环节积极参与,提出诸多具有实践性及探索性的临床问题,现场学术气氛热烈。本届睡眠呼吸疾病诊治能力提升研修班下设的睡眠工作坊依旧火爆,从睡眠实验室的工作流程介绍、多导睡眠监测、压力滴定及经皮二氧化碳监测技术的标准化操作,为参访学员进行了现场演示,在三个余小时的参访过程中,大家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中日友好医院3.jpeg

中日友好医院2.jpeg

中日友好医院1.jpeg

中日友好医院1.jpeg


本次睡眠呼吸疾病诊治能力提升研修班继续秉持理论授课与临床实操密切结合的理念,以解决睡眠疾病临床问题为导向,对规范睡眠呼吸疾病诊疗和搭建睡眠医学学术交流平台具有积极意义。


分享